话说秦时月离了寺院,一路往西而去。
他先在永王街市要了坛陈年芦稷酒,作为送给来少侠的见面礼,然后乘竹筏横渡壶溪。
在竹筏上,他与筏工攀谈,打听五年前国军某师奔袭阻击日军之事,筏工侃侃而谈。
时月知道,这支部队,因了抗战中对日作战的赫赫战功,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特别是龚副师长,更是因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而英名盖世。
在六宅坎头上岸后,面对着左前方辽阔的田野和田野尽头起伏的山峦,秦时月双脚并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好久才将右手放下。
中日军队的殊死拼杀,就发生在眼前这片原野和山丘上。
当时国军某师两个营投入战斗,有一百多名官兵在这里英勇捐躯,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成功阻挡了日军疯狂南进的铁蹄。
指挥此战的正是英勇善战的龚副师长。秦时月到第三战区后,龚副师长已经战死沙场,但英风豪气,让他万分崇敬。
时月一边牵马而行,一边打量着这块浴血过的土地,心里充满了对先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时月一边走,一边在心里背诵着“初唐四杰”之一王昌龄的《出塞》诗,这首成为他姓名源泉的名作,为自己无缘亲临前线杀敌而深感惆怅。
不过,虽然抗日的烽火已经远去,但报国的机会永远存在。
此生不报国,岂不枉此生?秦时月觉得自己的内心,有种火一样的激情在燃烧。
这种激情让他内心充满着使命感,随时愿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自己的所有。
慢慢地,他走过了平山,走过了香草墩,走过了黄泥山。
沿途均是百十来米高的小山,确实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