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嗡嗡作响的无人机翩然而至,放下物流箱后,轻盈离去。
    一切生活起居,都有智能机械组成的体系,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表世界”的运行方式,和“里世界”很像,这也是净土民众早年间的一致意向。
    操控生化仿真人,现在,钢筋铁骨的身体当然无须吃饭,“替身机器”里的自己,说白了,也只是一团生物电,方然意念甫动、就消除了饥饿感,正打算继续和霍肯教授攀谈,后者却端着饭盒,招呼远处山坡上的一群半大孩子:
    “喂,孩子们,你们是来这儿写生?
    我想一起过去吃饭!”
    一边招呼,一边端着饭盒离开,教授扭头向方然咧嘴一笑,让他“便宜从事”。
    方然呢,则有点茫然的看着斯蒂芬霍肯走到孩子们中间,和少年少女们一起坐下,边吃边谈,分明还挺享受这野餐的氛围。
    其乐融融,连旁边的仿真人也一样,但是哪里有点怪,
    哦,是因为“儿童”的缘故。
    儿童,半大孩子,豆蔻年华的少年少女,这些概念曾在人类世界尘封多年,弹指间,大半个世纪过去,盖亚表面并未再降生任何真正的“新生命”,但,至少在“表世界”的城市里,不论身体、还是心智意义上的儿童,
    每一天都在新生。
    说起来,自从1562年11月7日,“表世界”正式启用,到现在也不过才十五年,当年最早一批进入封闭城的幼儿,现在也不过才十八岁。
    譬如斯蒂芬霍肯,就是1562年末进入“表世界”,多年来一直在这世界生活、成长。
    从小到大,血肉之躯的成长之路,会对当事者的自我意识有怎样的影响,这是净土科研机构长期追踪的课题。
    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即便自我意识连接到新的身体,当事者的“自我”,也不会迁移到血肉之躯的脑神经系统中,从这方面讲,身体的脑神经系统与“意识模拟器”的关系,是很奇怪,方然也所知有限。
    尽管脑神经系统甚少参与意识活动,其仍承担所谓的“在线记忆”功能。
    所以,当一具身体在六十年后,因衰老而“回收”,使用者还是会损失一部分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与记忆。
    以幼儿的形态,来到这世界,经历一段为期五十七年、终末年龄正好六十岁的人生,然后切断与身体的连接,重归“里世界”、并自然进入下一个意识迁延的三年周期,这,便是今日净土民众的人生轨迹。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一开始,方然也曾考虑过很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