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持续深入,描述似乎变得十分晦涩,方然尝试换一种说明方式。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物质,基本粒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如一切物理法则所言,追问“质子本质上究竟是什么”,并没有意义,存在于人类可探索之宇宙空间内的所有质子,之所以出现在人类的视线内,无非是在极其久远的过去,其与这宇宙之量子态“绑定”的时候,呈现出质子的模样。
    与此同时,必然也有其他无穷无尽的物质,在与这宇宙“绑定”的时候,呈现无穷多种可能,其中有些,呈现为电子,有些呈现为中子,也有些呈现为难以探测的暗物质,
    甚至可能有些呈现为樱桃奶油蛋糕。
    当然,这最后一种呈现,出现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显然极其不可能在人类可观测的、事实上极其狭小的宇宙空间内被发现。
    不论质子、还是其他基本粒子,抑或是其他任何“呈现出的样子”,这些物质一旦彼此发生作用、彼此绑定,则在彼此看来,
    对方的“模样”就永远不会改变。
    所谓永远不变,并不是说一个质子,不会因与反电子结合而变为中子,而是其量子叠加态在其他物质“眼中”,永远都将是质子的模样。
    这是波函数的坍缩吗,当然不,不论物质彼此间是否联系、是否绑定,其量子态的本质都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改变的,只是彼此间某一特定状态的“锁定”,因客观规律而彼此同调般的永远一致。
    基本粒子,或者,实验装置里的猫仔,并不容易讲明白这联系,
    方然在喃喃而语、在电脑里记录自己的思维时,则用人的身份来打一个比方。
    物质之间的量子态之“绑定”,就好比是,两个人缔结婚约、而且是那种十分坚贞的婚约,在缔约前,男人,女人,可以有无数种身份,父母,子女,职员,士兵……
    不仅如此,在缔结婚约后,这些无数种不同的身份,也仍然存在着。
    但,不论这无数种身份,在某人身上如何叠加、纠缠,在与其缔结婚约的另一方眼里,对方,却始终、并将永远只有一个身份:
    那便是自己的爱人。
    站在另一方的立场上,认为在缔结婚约的过程中,对方的身份,从无数可能坍缩成了唯一的“爱人”,这当然没错,
    但却并不是深层次的认知,更不是真相。
    以量子力学论,更深层次的认知,则是意识到自己与对方的身份,从未有过“坍缩”,而只不过是在“缔结婚约”这一过程中,彼此锁定,从此在对方眼中就只有一种身份,除非婚约废止,否则永远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