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场正义的战争,都会在这场战争的进行当中或结束之后,催生出与这场战争同样辉煌和伟大的文学作品。
1979年春节前夕,在中国云南边境一个叫都龙公社的地方,一个名叫卫国的小伙子在即将与他相恋多年的情人完婚之前,不幸踩上了一颗由越南军人埋在中国境内的地雷,再也没有醒来。
在这之前,与这个国家仅隔一条边界线的我广西、云南地区的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有数百余人被打死打伤,而半年之内这个国家对我国的武装挑衅竟达470次之多。在一段时间内,我国这个原来和平安泰的土地,顿时腥风血雨,生灵涂炭。面对如此明目张胆地侵我领土、毁我村庄、杀我军民,不断制造流血事件、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罪恶行径,1979年2月7日,我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在被迫之下,对侵略者进行了奋勇还击,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中越自卫反击战。
对于发生在1979年2月7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只进行了短短16天时间,但这可以说这16天是浓缩了的16天。
这16天,对于整天醉生梦死的人来说,的确是太短了,短得几乎来不及品味人生太多的享乐和快乐。而对于处在战争状态下的前方将士们来说,又的确是太长了,长得几乎望不到尽头,许多人,就在这16天中的第一天,就走完了生命的旅程,而有的人,在这16天中的最后一天,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16天的战争,铸就了16天的辉煌,而16天的辉煌,则成了文艺家们创作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宝藏。
由济南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创作员李存葆创作的中篇《高山下的花环》。可以说是所有描绘和再现这16天辉煌的文艺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而由中国文坛著名的新人作家、青年思想学者戈文所创作的长篇《士兵突击》,同样可以说是所有描写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在《文汇报》上连载的《士兵突击》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杰出的军事题材的,不同于绝大多数军事题材,就是一群样板军人穿着军装演戏。没有群众根基、没有生活沉淀、没有艺术提炼,就是一帮子模板在背台词挤表情卖品相,《士兵突击》细腻真实地展示了一群共和**人成长历程的故事。
除了上的享受以外,《士兵突击》更深层次的给予读者很多思考很多信念,“不抛弃。不放弃”的钢七连的信念,还有许三多“好好活,干更多有意义的事儿”的信念……这样的感悟交融在轻松幽默、感动流泪之中,自然而不刻意,自然就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随着在《文汇报》上连载的进行,随着故事的进展,《士兵突击》早已在整个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反响。它的问世就仿佛是在人们的头顶上爆炸了一颗氢弹,而当这颗氢弹的硝烟散去之后,被兴奋和激动所鼓荡的人们才静静地思考起来,为何以前那么多描写军事的文学作品都没有像戈文的《士兵突击》那样具有辐射力和穿透力呢。为何当人们看了以前的那些作品之后,虽然也激愤过,虽然也流过泪,但都没有像读过这篇作品之后,陷入了沉思。
士兵是军队的基石,没有好的士兵,就没有优秀的部队。在部队中,兵与将,实则是一体,将帅们的底气一定是来自士兵的能力。来自那些自豪、自信的战士。在如今的和平岁月里,士兵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特有的执著信念默默保家卫国,掌声、鲜花、成功的光环等等都不属于他们。但他们还是一直默默奉献。
就如戈文在中所写的那样,“和平年代的军人更加苍凉,他不像战争年代,可以跟敌人刀对刀枪对枪地大干一场,今天的士兵没有大的军事动作,比起社会上其他职业。军人的收入不高,还要在团队中默默地奋斗,服从纪律,所以他们更加值得我们尊重,更值得大书特书。”和平年代的军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群年轻人在远离繁华生活的严酷环境中,用青春、汗水、鲜血来体现生命的价值。
而现在这帮子一直流泪流汗,已经成长起来的士兵们终于要上战场了!
他们终于刻意真刀真枪的和敌人大干一场了!
连载到这儿,你让读者们如何能够不牵挂?如何能够不放得下?
现在很多人起床或者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最新一期的《文汇报》,勉强按耐住心中的急切,去从副刊的连载专栏中去看那寥寥数千字的连载。至于新闻?还是看了《士兵突击》之后再说吧。
五月的二十五日的中午时分。
戈文的蜗居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