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读了那么多的兵书,临到用时,一条原则都想不起来,这次算是他第一次对战场的领悟,还是在没有遇到敌人的情况下。
撤军,连夜赶路,天亮之前返回了虹县。坐上了来时的漕船,直接返回扬州。
李慢侯是公主护军,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先护送公主回京再说,回到京城,如果能想办法弄一批战马最好,如果不能,有些骡子也能大大加强机动性,至少不需要步兵放弃披甲,换取背负辎重的便利。
一路上士气十分低落,这些人兴致勃勃出战,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打道回府。
李慢侯心情也不怎么好,很沉闷。但却很踏实,他觉得这种心态,或许比情绪激昂更加有利。战争胜利固然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可每一次大胜大败背后,大多是因为对手或者自己犯了巨大的错误,双方都不犯错的情况下,战争很难演变成一边倒的局面。
回到扬州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赵叔近他们还在这里。并且告诉李慢侯不用走了,皇帝下了诏命,让两个公主驻跸扬州,原因没有说,李慢侯猜测这可能是皇帝的退路。秋天快到了,按照三次金兵南下的规律,一到秋天,他们的主力就会南下。黄河防线没有一次成功挡住金兵的脚步,上次有宗泽在,可以在开封跟近在咫尺的洛阳金军对峙,这一次没有了宗泽,皇帝要做最坏的打算。一旦黄河不守,金兵下一步肯定直驱宋城,这个南京能不能守得住,其实大家都没什么信心,开封都守不住何况宋城?
皇帝如果后撤,扬州是下一个目的地。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参考了李慢侯当初的谏言,赵楷就是这么部署的。
李慢侯也不着急,经过上次的无敌之战的领悟,他时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冒进。
一边继续让士气低落的士兵组织训练,一边开始在扬州搜集骡马。
战马很紧缺,整个宋朝都缺马,缺了两百年了,但骡子不是太缺。
骡子的产地主要就是黄河、山东等地,紧邻两淮,卖骡子的渠道还是畅通的。
可即便是骡子,此时也长成了天价。以往时候,一匹马的价格从七贯钱到一百贯不等,一百贯可以买到好马,现在马已经有价无市,骡子都涨到了战马价格。带两个懂马的西军都头走遍了扬州马市,骡子价格最低十贯,但真正能负重的好骡子,此时至少都在三十贯。
让李四带人去镇江、泰州、通州一带,镇江竟然还能买到一些马。也不是什么好马,宋朝的好马都要从西北购买。宋朝本国产的马其实也不算少,王安石变法,推行马政,设立了许多马户来养马,马户苦不堪言,但也养出了数量众多的马匹,生产出了秦马、河北本群马、京东马(开封以东马场)、淮马、川马、广马、江东马等等,可是这些马都不怎么好。最好的是陕西产的马,身材高大,但比不上西夏马耐跋涉。
宋军最好的战马,一般是跟西北吐蕃人买的吐蕃马,偶尔能买到一些西夏马,最好的是女真马。现在这些渠道都断了,跟西夏重新开战,西夏马来源断绝,女真人更不可能卖马,甚至此时由于战争消耗,女真人都要在草原和西夏买马。
在通州能买到一些江东马,在镇江则能买到一些川马。这些马可能无法冲击,但背负货物长途跋涉,还凑合。
李慢侯让李四不要舍不得花钱,能买下来的都买下来。即便川马、江东马的价格,都从以前的十贯以下,飙涨到了三十贯以上。
这笔钱从哪里出?
李慢侯自然是有钱的,但不可能都带着。他从浔溪出发的时候,就带了五万贯铜钱,用于发军饷。几个月下来,已经发下去了近三万贯,偶尔花钱改善伙食,也花去了一万贯,现钱还有一万多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