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办秘书夸奖了涂山,并进行了几种花样的勉励,最后指出,关于常兰月的资料太少,还需要继续努力。
总结一下就是,干得不错,领导和同志们都感到欣慰;但是,某处还不行,必须弥补。
一般的评价都是这样,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虚拟。
不过,顺序却不一定。可以先褒后贬,也可以先贬后褒。
上例,是先褒后贬,也是最常见的。
这种最常见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最终落脚在贬,似乎不怎么好。
但享有这种评价,却需要一定的资格。那就是,本身的确不错。
如果本身一塌糊涂,就只能享有先贬后褒了。
譬如一篇文章,总体还行,就只是某个地方有问题。
换成先贬后褒,就成了,瞧这篇文章的这个地方,明显有问题,但总体还不错。
另一篇文章,总体不行,就只有一处亮点。这本来就是先贬后褒了。
换成先褒后贬,就成了,瞧这篇文章的这个地方亮瞎人眼,但其它都是狗屎。
成年人,思想相对成熟,对于先褒后贬还是先贬后褒不会那么在意。成年人更关心的是,到底贬的是什么。
如今涂山注意到的,就是常兰月。
这个人,涂山想了些办法,但一直没有接触。
当然没有想尽一切办法。因为这件事,并不是需要倾尽全力的事。
在又一起赶赴柳江培训的路途上,涂山提起了常兰月。
“我查了一下,我们公司这时候参加柳江培训的,还有一个常兰月,后保部的一名维修工。但一直没有见着。你们见过没有?”
“没见过。”伊霞珠很干脆地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