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潘县。
耶律阿保机用司马懿之策,再无半点犹豫,当即率八万鲜卑铁骑,奔赴潘县,与刘备会盟。
两军会合,兵力数量达到了十一万之众,且其中有八万多皆为骑兵,这让刘备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两天后,陶商率领着二十万魏军步骑大军,也浩浩荡荡的进抵潘县。
双方近三十万大军,在这代郡与上谷郡的交界之地,形成了对峙之势。
兵力方面,魏军虽比汉鲜联军多了十万,但其实并没有占有多少优势,因为在骑兵数量方面,比敌军少了近五六万之多。
五六万的骑兵,如果运用得当,足以抵消十万,甚至是更多步军的优势。
陶商当然也可以把留在燕京一线,余下的近十万兵马,统统都调到前线,来对付汉鲜联军。
陶商却没有。
一则是因为汉国初灭,燕京初定,但燕京以北,渔阳,上谷,右北平等诸郡,尚有不少城池没有拿下,局势并不稳定。
而且,山海关方面,吴三桂还手握着一万兵马,陶商就怕他趁机跟关外的完颜阿骨的勾结,趁他大军倾巢而出之时,杀入关内直取燕京,抄了他的后路。
介时,他的三十万大军,就要被堵成上谷郡的山地之间,就有全军覆没之危。
所以,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定,陶商不得不留下了十万多兵马,由韩信统帅,抚定后方,防范山海关一线的威胁。
至于陶商,明知二十万大军大兵力上,对汉鲜联军并没有占太大的优势,却依旧选择在潘县一带,跟敌军进行长期对峙。
原因也很简单,斩草必除根,他绝不能放任刘备偏安一隅,不知道哪一天又卷土重来。
他太了解刘备了,以刘备那打不死小强的顽强作风,曾经多少次被曹打到如丧家之犬般落荒而逃,却又一次次顽强的复起,最终竟然还奇迹般的得到了三分天一之一。
这一次,要灭就要灭的干干净净,绝不能再给刘备机会。
再者,刘备已损失了幽州平原地带的产粮区,余下尚在控制中的诸城,皆位于长城内外,地势虽险,却并不能为刘备提供足够的粮草。
哪怕只是区区三万兵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