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防弹衣本身,余华倒是不怎么惊讶,防弹衣理念来自于古代的甲胃,最早诞生于一战时期,采用普通钢材,不过由于材料强度问题,防弹性能并不高。
到了二十年代左右,美国研制出类似鳞片一样的钢片防弹背心,防弹性能相较早期防弹衣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依旧无法防御步枪子弹直射,只能防御手枪弹、手榴弹破片和炮弹破片。
当然,防弹衣这玩意儿并没有普及,仅有极少数部队使用,堪称军用奢侈品。
庄教授作为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和麻省理工化学工程硕士,了解到防弹衣一点都不奇怪。
余华右手接过沾了些许油渍的设计图纸,仔细端详,图纸上的防弹衣采用衣套和防护层构成,与现代防弹衣类似,主要保护躯干部位,而非四肢和头部,防护力由两块钢板构成。
简单,粗暴。
过了小半会儿,庄前鼎笑道问道:“怎么样?”
“教授,理念没有问题,防弹层我觉得可以有些一些小改进。”余华沉吟一番,说道。
“你说。”庄前鼎点头。
“我建议防弹层可以参考英国人曾经在军舰上用过的复合装甲,加一层陶瓷板和一层水泥铁丝板,两者厚度控制在5毫米内,最外层是水泥铁丝板,中间层是陶瓷板,最里层是5毫米钢板,这样的话,根据计算,防护力应该能提升到50米—100米6.5毫米有坂子弹射击,350米—550米7.92毫米重尖弹射击。”余华给出自己的建议。
庄教授随手研发的防弹衣,理念上已经臻至完美,没有改进必要,防弹层这里可以下一下文章。
余华没有提出什么凯夫拉、尼龙、玻璃钢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等不切实际的防护材料,
至于非牛顿材料的液体防弹衣,更是想都别想。
简单粗暴的水泥铁丝网和陶瓷片非常实在。
材料广泛,成本廉价,缺点就一个字——重。
但重这点缺陷摆在死亡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讲道理,庄教授把余华点醒了,他之前陷入一个武器,只想到枪械类武器,完全忘了还有防御性军事装备的存在。
水泥铁丝板、陶瓷板和五毫米钢板构成的防弹衣,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吗?
不好意思,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