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曼大道分支的小巷里,有一家其貌不扬的小剧场。
它建成于17世纪,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了,多年来一直供一些小剧团演出。
剧院里光线昏暗,并且座位较多,一般的剧场都会设有引导员带顾客去相应的座位,不可以随意乱坐。
很多小剧场的指引员是要小费的,但这个剧院没有,如果前排没有坐满,等到客人全部落座,工作人员会在开场前给大家一个时间调整座位,也就是说即使是买了后排较为便宜的票也有可能坐在vip区的阳台上看戏。
经营得那么随意,又没有什么明星驻场,自然是火爆不起来。
不过巴黎公社统治期间,音乐家们曾经借用过这个剧院开会。
虽然从3月18日开始起义到5月28日最后一座堡垒被攻占只有72天,但巴黎公社的音乐却一直在城中响起。
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很多鼓舞斗志的歌曲,其中流行最广、最受欢迎的便是马赛曲。
这首自由的赞歌曾经被当作国歌,拿破仑称帝后取消了马赛曲国歌的地位,路易十八复辟,改国歌为《法兰西王子返回巴黎》,七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期间,巴黎街头又开始响起马赛曲。
这首歌不同于巴洛克式的华丽,也不像人鱼的歌声那么动听。
普法战争期间,贵族和资产阶级代表的政府投降了,民众却没有,那些音乐家写出了诸如《为了一块牛排出卖巴黎》、《我有我的计划,大人阁下》之类讽刺和普鲁士人签订了“停战协定”政府的歌。
被人围城了,每天都有大炮的响声,城里的气氛很低迷,音乐家为群众表演不仅可以鼓舞士气,还能让这种抗争精神传播开来。
《国际歌》就是巴黎公社期间影响最大、最有代表的作品。
这首歌产生于巴黎公社刚失败的时候,即便公社失败了,这段时间形成的歌曲调式依旧流传了下来,后来传到了欧洲、美国、俄罗斯等国。
在这些音乐家中还有共济会成员,他们开大会的地方是昔日的皇宫、花园所在地,各自排演则在小剧场,这个小剧场也因此狂热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变得冷清了。
现在在剧场里表演的歌剧是《红与黑》,偶尔可以看到打扮得衣冠楚楚的人入内,不过这些人不是来看歌剧的。
小剧院有个缺少人打扫的花园,花园里有一尊青铜雕塑,以及爬满了整个花园石墙的藤蔓植物。
粗看之下它和爬山虎没什么区别,只是叶子是紫色的,但这种植物是龙爪藤的近亲,一种来自东方的名为黎豆的魔法植物。
它在《亚洲抗毒大全》上有,黎豆不像龙爪藤有攻击性,可是它的种子有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