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珠,听过太夫人的故事,便明白皇上对太夫人,是怎样的一种特殊情意。
两刻钟后,乾隆打开了房门,候在外头的福长安过来搀扶,看他红了眼眶,忍不住劝道:"皇上,请节哀,千万保重龙体。"
"朕无妨,唉!"逝者同悲,乾隆目光戚戚然,"送了你阿玛,又送你额娘,他年……谁又来送朕?"
"皇上与天同寿,万莫忧思。"
场面话,乾隆听得腻了,"千秋万岁,不过是自欺欺人……不提也罢,"敛了悲情,说起正事,
"你三哥那边,朕会知会,六百里加急,送信过去。"
福长安拱手道:"多谢皇上体恤。"但一想到三哥接到信的震惊与哀伤,福长安又于心不忍,可母亲去世,不能隐瞒,他迟早会知晓。
乾隆又道:"瑶林乃国之重臣,屡著功绩,现因奉差在外,以致丧葬大事,未能躬亲料理,为之恻然。
他若接到母亲病逝之信,必该心怀悲痛,但事已至此,即便他赶回来,不过是徒增哀痛。朕的意思,还让他留在广西,不必回京。"
"这……"明珠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且有违常制,但皇上发话,她一个女子,也不好多言。
次日,乾隆在朝堂说起此事,有大臣启奏,提出丁忧守制,说是母亲逝世,福康安理应归京,不可任职。
乾隆却道:
"先帝年间,边疆事务紧要,督抚亦有在任守制之例,如今广西边隘,关系甚重,况且两广总督之职,一时难得其人,特殊情形,可便宜行事。"
遂不顾众议,颁下谕旨:
福康安旧疾未痊愈,即往广西,舟车劳顿,病情加重。
又逢伊母病逝,此时当以公事为重,不可过于悲戚,以致毁伤,务必节哀,为国爱身。当不负朕慰谕谆切之意。福康安应仿照旧例,在任守制即可。
当福康安收到六百里加急的谕令时,已是五月,本以为只是寻常诏令,拆信一看,母亲逝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得福康安心痛难喘息。
他还在想着今年冬月回京,陪伴母亲,作为补偿,岂料,一拖再拖,全了大义,违了孝道,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想星驰归京,怎奈皇上不许他回京,自觉愧对母亲的他,又怎能安生待在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