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交,温婉赚了近两万两银子,需要交四千两的税。温婉让二掌柜的爽快地把这钱交到户部专门管赋税的部门。
温婉不知道的是,最近朝廷正在为每天大幅度减少税敷,说要扩大税源,就必须多来税目。可是具体开什么税目,却是争论不休。给老百姓摊派,皇帝不愿意,怕引发民变;可不向老百姓多征税,难道还能向百官跟乡绅征税。现在朝廷,天天在为这个打口水帐。
温婉倒霉就倒霉在,她不知道,在古代。那些有功名的人,名下的财产都是不用交税的。像田产、房产,做生意等,都是不用交税的。这是给贵族的特权,是为了保证贵族的利益。悲催的温婉不知道,就算有掌柜的跟她说了,她也没听进去。做生意要交税,这是起码的知识。怎么能为贪这点便宜而惹来大麻烦呢!
那些人,收了钱后,觉得这个事,不是个简单的事,立即上报了到上面。上面也觉得这个事非同小可,很快,折子就到了皇帝手上。皇帝看了折子,半天没说话,一直呆在养和殿。
等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就让太监把这事念了出来。下面,立即鸦雀无声。
在大殿之上,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因为这,触犯不是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体的利益。最近那些官员乡绅吞并的田产越来越多,霸占时常的份额也越老越大,朝廷的赋税越来越少。可是,谁也不敢开了这个口,一开这个口,就得被所有的人唾骂。
而朝廷最近也在为这事争论,可却没人敢打这个头阵,都缩窝里去了。而倒霉的温婉,却不知道行情,就这样,撞到了抢口上去了。
温婉是在无意之中,捅了这个马蜂窝。偏偏温婉今年只有七岁,别人就是想唾骂也唾骂不着。人一个七岁的孩子,知道什么触犯不触犯你们的利益。
“朕派人去问温婉,为什么要交税,下面的人不是告诉了你不需要交税,为什么你要坚持?你们知道温婉怎么说的吗?你来告诉他们,温婉是怎么说的?”皇帝看着下面的人,安静了半天。指着一个侍卫,是大内侍卫。
“温婉郡主当时听了臣下的问题,非常奇怪地表示,从商交税,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要是大家都不交税,公家哪里来的钱。公家没钱,怎么给官员发俸禄。”那侍卫说着,特意停顿了下。周围非常的安静。很多人,都把脑袋往下垂,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希望皇帝呆回不要点他们的名字。
“后来臣下告诉郡主,只要有了爵位跟功名,那名下的产业朝廷都是免税的。郡主惊讶非常表示,要是很多人有了爵位跟功名,都大量的置产,那公家不就没钱收了。那她以后的俸禄是不是没的领了!之后臣下再问如果有爵位跟功名都要纳税,知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郡主摇头,说她不懂,太深奥了。反正她就知道,如果朝廷没钱了,那她以后的俸禄,可能都拿不着了。”侍卫一一说着。
“你们怎么说?”看着下面一群沉默的大臣,皇帝非常平静地看着,最后凉凉地问着,莫非,你们连个孩子都不如。
“皇上,郡主虽然是稚子之语,可是却道出了最本质。赋税年年少,这在其中就是占了大头。恳请陛下,整顿税赋。否则年年下去,年年如此,朝廷将不堪重负。”最终,还是户部尚书在皇上的犀利眼光中,站了出来。接着,又站了几个出来。
“你立即去给我拟一份章程出来。朕希望,你们的表现,不会比一个孩子差。否则,朕要你们何用。”对着户部尚书说完,又对着百官说着。这下,炸开了锅。
很多人都说,这是祖制,祖制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有人又说,祖制只是说名下田产,没说做生意跟房产不交税。反正就在那打口水战。辩论赛是一场轮一场。国子监、翰林院、内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皇帝非常乐意看着。
蘅芳阁
温婉听了消息,目瞪口呆,自己只是觉得,应该交税,不好占公家的便宜。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难怪,难怪之前那位林掌柜,死也不愿意去交税。感情,是这么回事。
这事闹了很久,闹到后来。很多人都来跟温婉谈心,让她上书,说自己是胡说八道,没有说要让所有的人都交税。
温婉非常理解,也表示自己没有说要让所有的人交税。当时,自己只是不想占公家的便宜,没有多想啊!你想让我上书,我立即上书。可是怎么写,你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