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剧作的这个设定,张兰生事业线的起点便是从度过这次危机开始。
纵观集资事件的始末,局势的确十分困难,但整体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想要安然度过这场危机,有两个解决的方法!
第一个是退还瀚海冰箱厂的股权,和这家企业划清界限!
只要这个钱不过手,那么张成赫要承担的责任只是经营和管理上的失职和错误,远不会有判刑这么严重!
但想到此时正是张成赫意气风发的时候,甚至萌生野心想要再次拿回冰箱厂,这个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这个方案只能作为备选,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张兰生也只能玩一波“要我还是要工厂”了!
第二个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集资的问题,这原先也是他设想的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本来他想着这一年来冰箱厂业务大增,流动资金应该很充足。
只要劝说张成赫把那些存款都退还给储户,之后再由县里斡旋调解就能免遭牢狱之灾。
方法的确是没有问题的,但张兰生没想到的是偏偏正是因为发展太快了,张成赫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在两个月前又引进了一条国外的生产线!
这个决策不仅把流动资金消耗一空,更是让集资金额上升到了六百万!
厂里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如果有人能单笔借给冰箱厂六百万也是没问题的!
单纯的个人或企业与冰箱厂的借贷关系并不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
县里和银行就暂时不做考虑了,如果能从他们那里借到钱,张成赫也不用冒这么大风险去集资了!
向个人或企业去借也不太现实,县里也没有那个企业或个人有这么大笔的流动资金。
所以他必须想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攫取到足以应付这场危机的财富。
原始资本的积累张兰生是在深市的股票认购证上完成的。
但这些钱并不足以让他还清那六百万的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