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水冷文学网>网游>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229章 未来旱灾的准备
    时间很快就到了9月底。

    这段时间,杨文东比较关注的,也就是葵涌醉酒湾那边的船坞项目。

    更专业的团队,在醉酒湾进行了海底地形绘测,以及各方其他因素的考虑,从而算出在这里建一个船坞,需要投入多少的填海成本。

    9月26日,吉利大厦:

    杨文东正在看着报纸。

    “咚咚咚~”敲门声音响起,杨文东抬头看到是郑志杰,便招呼说道:“进来吧。”

    郑志杰走了进来,说道:“杨生,有几件事要跟您汇报一下。”

    “好。”杨文东也放下了报纸。

    郑志杰道:“我们在铜锣湾那边的住宅工地,可能需要暂停三天的施工,因为没水了,很多建筑工艺,都是需要大量的水的。”

    “缺水?”杨文东听完后,问道:“自来水厂那边没水过来了?”

    郑志杰回答说道:“这倒没有,自来水还是有的,但总是断断续续的,水压也小,所以我们需要停工三天,在储水箱中储备足够水,再开工。

    工地上的很多事情,需要用水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水,不然到了一半没水了,就会有很大损失,最常见的就是拌水泥了。”

    “嗯,好,这个我理解。”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缺水是整个香港社会的困难,我们受到影响也很正常。

    那就给工人们放三天假,休息一下也好。”

    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缺水危机是在1963年,可从58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现任港督柏立基在59年就与内地协商,从粤东省运水过来,也开辟了一跟管道通往粤东省的一个水库。

    但到了62-63年,旱情加剧,粤东省靠近香港位置的河流都没水了,这就导致了香港历史上最大旱灾的爆发。

    最终港府与内地协商,开建一条大运河,引来东江水,才解决了问题。

    而香港旱灾期间,不仅仅是老百姓受罪,整個工商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缺水影响的产业太多了,连发电都是需要大量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