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人造丝

    书记也知道有些得意忘形了,稍稍控制了一下情绪:“碳14的误差要大一些,有时几百年都不止,但热光谱的误差只有一百年左右。

    既然实验室断定丝绸的年份在百年以上,说明实际年代至少也在200年以前。再算算时间,不恰好就是乾隆时期?所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机织……”

    不止书记是这样的想法,包括几位副手,也包括专程从辽大和东大请来的教授,以及在场的所有的研究员。

    院长却叹了一口气。

    他也觉得地图肯定没问题,不过这是给王永谦打电话之前。

    虽然说双方因为摩睺罗的事情闹的不太愉快,但总归混了个脸熟。所以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院长就联系了王永谦,想请顾问组的专家也来看一眼。

    但王永谦说顾问都不愿意来,理由是李定安和他们太熟,容易被人误会他们徇私舞弊。之后又说,保险起见,他最好还是找个纺织学专家看一看。

    什么意思?

    不管是顾问,还是王永谦,完全倾向于那个叫李定安的结论:地图有问题。不然不会说什么徇私舞弊,甚至还让故宫找纺织学专家。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都是享誉全国的权威学者,总不能都跟着一个年轻人胡闹吧?

    至此,哪怕他再是坚如磐石也没办法不怀疑,所以才坚持重新鉴定,更去请了老领导……

    思忖着,他又微微一勾腰:“还是谨慎一点的好……老领导,麻烦你!”

    “好!”

    老人站了起来,围在地图周围的馆员和教授们立即让开了一条路。

    书记又递上了放大镜,老人却摇了摇头:“不用!”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干了大半辈子纺织,压根都不用眼睛去看,用手一摸他就能知道是什么料子,用的是什么工艺。

    地图很大,高六米六,宽九米九,但开封的地方就只有右下边的一个角,长宽都是十公分左右。老人先摸了摸,又把角掀了起来,用手指捻了捻。捻了几下,他又用指甲扣了扣取样后留下的丝绸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