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归公……
这只能是个提议而已,大明朝目前朝廷的执行力,根本就不具备把它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很复杂。
并不仅仅是一个官员贪腐的问题。
耗羡这种东西由来已久,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南梁大臣张率看着家奴一车车往自己家运粮食,颇有些疑惑地问这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后者回答这是征收的雀鼠耗,张率很开心地笑着说,好大的老鼠和鸟雀啊
到一条鞭法后简化成了火耗。
也就是征收税银重铸过程中的损耗,因为这时候银子劣质,重铸一次肯定就得有一定损失,实际一般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间,但问题是这东西没有明确的规定,地方官收多少凭一张嘴,明末通常是收百分之二三十,也就是实际损耗的十几倍。
这不是最高的,最高是麻哥末期。
八钱!
一两税银地方官敢加百分之八十火耗。
所以官员无不怀念我麻哥,然后将火耗归公的四阿哥视为仇敌。
海瑞为何被官员士绅一致仇恨,因为他一边查隐田,强力推行一条鞭法,然后一边强制性规定了他管理区的火耗为百分之二,而且是通过对着所有百姓发告示的方式,他这个以身作则不但让下面的官吏没法捞,而且让其他地方那些收百分之三十的都很尴尬。
当然,他自己的确很穷了。
但问题是海刚峰只有一个,指望那些官员都做海刚峰是不可能的。
地方官员们肯定不会接受火耗归公,养廉银是定数,火耗是随心所欲,他们又不是傻子,另外明朝的财政体系也存在缺陷,火耗这种东西还是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撑。明朝财政并不是自上而下,朝廷和地方是分开的,地方财政完依赖存留,而存留比例最高的是田赋,皇帝发工资的只有一至九品官,此外的地方开支就靠存留。
甚至给宗室的也是。
这一点很重要。
宗室的费用很大一部分也是地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