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也没其他人,莲儿问他,可与夫人商议过此事。
文鹏点点头,云裳希望他去山东。一来可以给二哥帮忙,二来也落个长久的营生。将自家买卖做到山东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莲儿听完,愁眉不展,只是不便多言。
青儿见湘儿两人各怀心事,坦然讲道:“若是娘亲在世,大抵也不愿意你去。一家人守在一起,比什么都要紧。相公连仕途都可舍弃,还在乎皇商的身份?我等平民百姓,安分守己度日,不愁吃喝已是满足。何必为自家套上绳索,一步步被栓死套牢?”
青儿的话,道出了两人心思,也正是文鹏所想。
萧老爷本不愿勉强文鹏,只是山东经历过灾害,加之唐思儿等人的举事,民生凋敝,百业待兴。萧荡城出任山东布政使后,亟需改善民生。
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他想要吸引外地商户,尤其是江南的富贾巨商,到山东行商,以便货通南北,让山东行省的百姓,尽快安定富足起来。
由文鹏来打理这些事务,为他出谋划策,萧荡城最是放心不过。
故而,他多次请求父亲大人代为转达,希望妹婿到山东行商的想法。还允诺向朝廷,为他求个皇商的身份,以便文鹏行事方便。
起初,文鹏赋闲家中,以夫人临盆在即为由推脱了。
待玫儿与云裳相继诞子后,他又收到萧老爷的信函,不得不慎重考虑此事。
这一日,文鹏在房中逗着孩子,想着给孩子起名的事。
却听云裳问道:“老爷在家中待了不少时日,真是难为老爷了,心中还想着裳妹。我二哥又来信了,催问你去山东的事情,你倒是回句话啊。这等美事,两个姑爷求着还不给呢,偏二哥就看上你了。你若是不去,岂不辜负他的美意?日后,妾身还怎敢见嫂子她们?”
文鹏随口回道:“那是自然,拙夫不惦记着夫人与孩子,还能想谁?二哥提的事,自然是天大的美事。坐享其成,哪像我等行商之人,终日里奔波在外,挖苦心思赚银子。只是风险也大,搞不好是要抄家灭族的。待为夫想想,再作打算。”
云裳思量片刻,回道:“妾身不懂这些,只是这等美事,若是错失了,岂不可惜?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办事。老爷又不在朝中做官,若没个依靠,被人欺压讹诈,谁能替我等做主?如今是有家父与两个哥哥照应,谁能拿我等怎样?他们百年之后,家里人可怎么办,又能指望谁去?老爷不为自家考虑,也要为儿孙想想。”
云裳之言不无道理,如今家中又添三子,他不得不考虑子孙后代,如何安身立命。
母亲生前不许他科考为官,他也不打算让后代子嗣入仕。
自古伊始,四民分业,士农工商。隋唐废除九品中正以来,朝廷以科举取士。读书人要想获取功名利禄,唯有科举高中,入朝为官。
若子嗣不得从政,只能从事其他行当,以安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