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和上次来这里一样,直接就去了发S中心,这里已经坐满了人,大屏幕上显示各种数据,唯一不同的是,数据显示b之前更加准确。
三套卫星系统的建立,让火箭发S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海上测量船,只需在几个地理有优势的国家建设了几个观测站就行。
其他的观测数据,都可以通过卫星系统进行测量,甚至在遥感卫星系统的全程监督下,火箭整个发S视频都可以拍摄到。
以前火箭的各种姿态和视频只要脱离人类的视线,就只能通过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模拟合成,和火箭实时视频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可能在他过来之前,发S塔那边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发S前检查,他坐下来没过多久,发S准备工作就全部完成。
在发S中心这边确认各项工作都已就位,全员到齐,直接就下达了发S命令,和以前不同,这次发S并没有滚滚浓烟。
发S现场也没有巨大的轰鸣声,只见火箭在一片半透明的高速气流推动下,缓缓从发S台升起,如果不是拍摄画面很清晰且距离很近,根本就看不到这些高速气流。
经过大功率电离子推进器的加速下,里面装载的特殊物质经过电力之後,以光速三分之一的速度高速喷出,给巨大的火箭以强大的推力。
看着火箭缓缓升空,现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x1,虽然这是一次实验发S,里面并没有装载任何东西,但是旁边的发S架上的火箭,却是装了要发S的核心舱。
如果这次实验发S完美成功,紧接着就会对旁边的火箭进行发S,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开始转移到旁边的火箭那边,进行发S前的检查工作。
火箭在空中越来越快,几分钟就消失在了茫茫蓝天之中,看不见踪影,不过这时候遥感卫星传回了拍摄画面。
加上火箭自带的拍摄镜头,还是能够让大家清楚地看到火箭目前的状态,还有旁边不停跳动的数据,能够更清晰地说明火箭的情况如何。
当火箭接近电离层的时候,第一级火箭开始脱落,接下来将由第二级火箭接过动力推进工作,第一级火箭开始准备返回。
这次返回和上次不同,上次前面阶段几乎是自由落T,因为这样可以节约能量,後面需要降落伞进行减速,再配合发动机的反推动力,进一步降低末端速度。
这次不一样,下面有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虽然依然以较快的加速度降落,但是b自由落T要慢得多。
等到降低到合适的高度,内置的降落伞打开,速度顿时慢了起来,在发动机的反推力帮助下,b之前更加轻盈地降落在回收台上。
这次也不用像之前那样需要抛洒过量的推进剂,里面的工质一直留在火箭里面,回头这些残留的工质还可以继续使用。
不过这次由於没有携带货物,总重量b较轻,使用的是氩气,如果携带了大量的货物,需要较大质量工质材料,会用到氪气,如果携带的重量更重,需要用到质量更大的氙气。
这些惰X气T,随着质量越大制造成本就越高,哪怕叶子书给了他们更先进的生产技术,能省一点就一点,不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