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请进!”刘禅没装糊涂,立即让这位族老进了屋。接着,他望着走进来的族老,露出一个和蔼可亲的笑容,“老丈来有何事啊?”
"希望刘禅先生能救救我们的族人啊!"族老说话非常爽快,就像夷族人的直率个性一样,"先生您是个大人物,贵人们总是让我们思考做任何事情的意义,那么您来到这里肯定也有某种特别的意义吧,对不对?"
这位族老虽然没读过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傻子。他能在这么大的年纪仍担任鄂氏部落的族老,这就证明他并非愚笨之人。只是很多时候,他看透了一些事情却不轻易点破而已,这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看到族老已经把话挑明了,刘禅明白这是摊牌的关键时刻。如果再继续隐瞒下去,只会让双方刚刚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恶化。于是,他也直接坦露了自己的部分来意。
"最近西川动荡不安,北部战场上我们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原本这些跟南中没关系,但南中的一些人非要插手其中,您作为越嶲郡的人,想必清楚您的大王最近在做什么。我这次前来,就是为了解决南中的问题,并且希望能够让所有夷人都过上好日子!"
"让所有...夷人过上好日子?"族老显然对此表示怀疑,汉人所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不是喊了一两天了。族老实在难以相信一个汉人会真心要帮助夷人。
"没错,夷人同样是大汉的百姓,我想让他们过得更好,让你们夷人和汉人能够和平共处!"
"哈哈..."那族老突然笑了起来,接着摇头道,"贵人何须欺骗我这个老头子呢,到现在这个地步,您的目的已经达成了。汉人常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头子还是有所耳闻的。"
听完族老的话,刘禅却摇起了头。
"族老知道这句俗语,但却只知道一半!其实完整的句子应该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这句话出自《左传》。
您知道这句话后面提到的‘楚虽大’指的是哪个地方吗?"
"楚国...这个老夫不清楚。"
"楚国其实就是现在的荆州一带,还包括现今的江东地区。您觉得如今它们还算得上是非我族类吗?现如今我大汉朝廷中有多少官员来自荆襄一带?
虽然我们常说‘非我族类’这样的话,但我们对待异族或非中原人士都是宽容接纳的。比如鲜卑族人步度根就在我国疆域内安居乐业多年,与我们相安无事。还有乌桓族人丘居力,甚至做到了一州之长,这样的官职即便是我大汉百姓又有几个能做到?
您是鄂氏部落的一员,您和鄂氏部落的族人并未做出恶行,为何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呢?
过去的确存在一些矛盾,那是由于我汉人的官员处置不当造成的。而我现在来了这里,自然是要促成夷人与汉人共同生活、一同耕作劳动。尽管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事,但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做到的!"
听着刘禅滔滔不绝的一大通话,那位族老的态度从最初的怀疑转变为半信半疑。他对汉人的经典并不太了解,但经过刘禅的解释,他的心里也萌生出了一些期待。
“你这位尊贵的人士就不怕我们这些人将来也会像那个高定大王那样吗?
毕竟我们都属于夷人,祖先是同一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