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购完粳稻后,斯康达还购买了大批两广本地的籼稻的种子。毕竟,马林控制的热带殖民地,不适合粳稻的生长,只适合籼稻生长。而在此之前,马林虽然从印🉀🄏☐度获得了籼稻的🎦📔种子,但他不太相信阿三的🟊稻种,于是让斯康达在大明也采购一些优质的籼稻种子。
除此之外,斯康达还采购了大量糯稻的种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林打算以后用🈙⚖👜糯♙米酿醋,当然也可以酿酒。此外,还可以打年糕……总之,糯稻的用途也很广。虽然糯米不能当主食,可却用途广泛。而用糯米酿🍔🇱🜖醋,也是重要的用途之一。毕竟,用苹果酿醋,成本有点高,还是用糯米酿醋更划算些。而苹果嘛,还是给人直接吃的好……
……
斯康达采🜜购完粮食种子后,终于开始采购🝌别的了…🀟♩…
既然来到大明,不采购丝绸简直就说不过去啊!于是,🔎斯康达借用两广总督衙门的威势,请来了广州城里🕨几家大丝绸供应商,向他们采购生丝,👤🔻以及部分丝绸面料。
之所以以采购生丝为主,是因为东西方的审美不同。大明🈤人认为美的丝绸面料,欧洲人未必认同,反之亦然。
所以,解决东西🚎方审美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大明采🔎购生丝回去,纺织符合欧洲人审美的丝绸布……
眼下,大明的生丝价格非常便宜📉。市面上,一担🛀生丝(一司马担,重约120斤左右)才50两左右,平均每斤生丝才0.41两白银的样子,比万历年间0.5两每斤生丝的价格还要便宜很多。毕竟,万历年间时候,因为白银的大批涌入,造成了物价的上涨。而在正德时期,白银尚未大量流入,此时大明,物价比万历朝还要低。
斯康达提出大肆采购生丝,但广州的丝绸商人们并不♉🆢👓太乐意。为啥?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总不能因为斯康达一句话,就把原本打算卖🉐🆛给老客户的生丝卖给他吧?
但这并不是问题,当斯康达提出用每担生丝56两的价格采购后,那些大丝绸🐏商人顿时抛弃了节操。除了少部分必须优先供给的🟧来头较大的客户外,其余客户的优🉀🄏☐先级,都被排到了斯康达的后面——谁叫斯康达加价一成多呢……
但是,大概因为广州城远离丝绸主产地江🝌浙的原因,加上还没有欧洲人过来每年大量采购。所以,广州城尚未形成大规模供应丝绸的气候。斯康达采购的丝绸,其实是抢了本地人的份额。
所以,尽管🞓📯🞘出了高价,斯康🚽达总共也不过采购了900担生丝。就这,还把广州城的生丝一扫而空,🗒导致广州生丝供应短期内出现了严重困难。
当然,这要是搁在明末,就绝不可能了。因为,明末的时候,大明丝绸的供应相当充足。甚至,在明朝嘉靖🀡年间,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湖州等江浙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改稻为桑”的情况。因为,种桑养蚕,出售丝绸,利益比卖稻米大多了。一石稻米才半两银子,而一担生丝价格几十两……
在西洋人大肆采购大明丝绸之前,虽然种桑养蚕收益也高。但碍于市场有限,还没有人愿意大面积改稻为桑。但自从葡萄牙人开始在大明大量采购丝绸后,出于经济利益的刺激,江南地区才开始出现了大面积改稻为桑的情况🖦🔵🄾。对此,后世一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还详🀤⚛细描述了这个情况。
不过,马林身为历史系高材生,自然知道《大明王朝1566》所讲的严嵩父子大力推进“改稻为桑”,并不惜毁堤淹田,来强行推动🃮的剧情是不符合史实的。
事实上,真正推动江南地区改稻为桑的,是利益。而执行者,也并非严嵩父子,而是拥有大片田地的🗒江南士绅。比如,徐阶所在的松江徐家这样的超级大户,才是真正的推手。而如此做的原因,自然是丝绸外贸的暴利了。
不过,那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如今,哥伦布的船队第一次来大明,大明还没有从丝绸贸易中看到暴利呢,自🀡然也不存在改稻为桑的风潮。所以,丝绸的供应量,💙💍🐢也不是很充足。要是搁到崇祯年间,只要你有钱,还能在大明自由采买,别说900担生丝了,9千担都能买得到……
眼看🞐📑🚋买不到足够的生丝了💵,🚽斯康达就开始转变目标——开始采购瓷器……
在这个时代,瓷器在欧洲可是老值钱了。一件瓷器的♉🆢👓价格,都是以金币为单位的。🈙⚖👜很多小说中,欧洲古代国王发怒,都喜欢摔上一两件“珍贵”的瓷器,以表明其真的怒火滔天了。不然,也舍不得把如此珍贵的瓷器摔掉……而这个梗,也多次出现在很多小说里……